逐字稿
大家好,歡迎來到呷健康平台,我們今天要跟您分享「進口紅藜與台灣紅藜的差別?」。
一般我們在市面上常聽到的紅藜,主要可以區分成兩種,一種是南美進口的「紅藜麥」,另一種則是台灣特有原生種的「台灣藜」。
這兩種的俗稱都叫「紅藜」,而在脫殼前又都是紅色的,會有些不肖商人將紅藜麥直接稱為「進口紅藜」,但其實這兩個是不一樣的食材。
台灣紅藜為台灣特有原生種,是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之一, 2008 年12 月正名為「台灣藜」,屬於莧科藜亞科藜屬台灣原生植物。
雖然台灣紅藜跟藜麥(Quinoa)是近親,但它的營養價值卻優於藜麥,包含鈣、鐵、鎂、鋅等含量都較高,而脂肪與澱粉含量卻較低,又有「超級食物」、「穀物之王」、「彩虹米」等美譽。
那我們要怎麼分辨台灣紅藜跟紅藜麥呢?
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包裝上的產地,若是寫南美洲、秘魯、玻利維亞、厄瓜多爾等地的,一定就是紅藜麥,不是台灣紅藜。
或是可以看到上面的這張圖,脫殼後的紅藜麥是接近赤紅色的顏色,而台灣紅藜則是接近土黃色。這樣就很容易分辨的出來了。
我們將在六月底出版的《穀類中的紅寶石——台灣紅藜》這本書,有更多的台灣紅藜相關知識,也歡迎您來參考。
最後提醒您,脫殼紅藜口感較為細軟,適合嬰幼兒、銀髮族或偏好清淡口味的族群,第一次嚐試吃紅藜的人也可以從脫殼紅藜開始。
↓↓↓加入我們的Line,了解更多的素食者健康小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