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素為何會有脂肪肝
逐字稿:
各位會不會覺得很奇怪,吃素除了培養慈悲心之外,就是要吃出健康,那又為什麼還會有脂肪肝呢?
其實這個問題,和素食者普遍的蛋白攝不足有很大的關係。
當我們體內的蛋白質缺乏時,將無法製造足夠的載脂蛋白,而載脂蛋白會與脂類物質在肝臟合成脂蛋白。
若脂類物質不能變成脂蛋白進入血液,就會沉積於肝細胞內,最終形成脂肪肝。
也就是說,如果您的蛋白質攝取不足,也可能會造成脂肪肝的問題。
那我們要吃多少的蛋白質,才能避免這個問題?
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建議,每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至少為「每公斤體重 × 1公克蛋白質」,若是患有腎臟病的患者則須聽從醫師的指示進行調整。
若是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,每天需攝取的蛋白質為60公克。若我們用素食者最常吃的豆漿、傳統豆腐與小方豆干來進行換算,大約是2公升的豆漿、一斤的傳統豆腐或是半斤的小豆干。
一般人不太可能在一天內吃上那麼多的東西,該怎麼辦呢?
下一集,我們將會介紹素食者要如何補充足夠的蛋白質,建議您可以在這隻影片上按個讚,會比較容易在fb上看到我們的新影片。
您的健康,是我們存在的目的。
如果你對這樣的內容有興趣,也歡迎參考:吃什麼能有效改善三高、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簡單料理
了解更多的素食者健康小知識:https://goo.gl/c4bbwt
訂閱我們的FB:https://goo.gl/NJGGH7
訂閱我們的YOUTUBE:https://goo.gl/RqAa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