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敷熱敷差很大?
不必死記,判斷法很簡單!
冰敷會使患部的血管收縮,暫時減少血流量,減少出血量,所以剛受傷、手術後的三天因患部還很容易出血,所以必須冰敷。懷疑自己舊傷復發時也是可如此處理。
熱敷使血管擴張,促進血液循環,所以在三天的急性期之後,因為患部傷口已初步癒合、較不易出血,使用冷熱交替或熱敷的效果最好。在三天之後,除非又受傷或是腫脹的情況持續或
更明顯時要用冰敷,否則可常常使用熱敷或泡熱水,可提升傷處的自癒能力。
冰、熱交替敷是三天急性期之後才能使用的方法,到慢性期再當成保養也是很好的方法。這種保養法藉著擴大溫差,來增加患部的血流量,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更佳。
以下為讀者整理成表格,以防混淆。
表:筋骨傷後冰熱敷保養法
時機 | 處理保養法 |
三天內急性期 | 冰敷 |
第三天後 | 熱敷、冰敷交替敷 |
任何時候懷疑舊傷復發 | 冰敷並在就醫 |
如有懷疑及無法決定傷害是否急性或慢性,更決定不了應該用冰敷還是熱敷,一個原則就是:「寧用冰敷」也比太早熱敷,而造成不可彌補的錯誤處理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