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風袪寒,疏通滯結
除了溫陽補虛、疏經通絡以外,泗濱浮石的獨特物理特性還可散風袪寒,疏通滯結的功效。使用溫烤法,加熱砭石,然後把它直接或間接放到人體部位,尤其是在患處或穴位上溫烤,這樣做具有活血祛瘀、溫熱驅寒的功效,特別適合有虛寒症的人群。
活血祛瘀,消腫止痛
通過砭石感應調理,可以使皮膚出現發熱現象,加快皮膚血液循環,而它所產生的熱量可以鎮痛,緩解肌肉痙攣等等。通過感應,泗濱砭石的超聲波可以使細胞出現微小的運動,減緩了神經的傳導速度,可以對神經起抑制的作用,從而達到止痛鎮痛的效果。
通過清涼法,還可以幫助人體吸收多餘的熱量,具有清鎮退熱,適用於實熱症,並調理腹水、腿部腫脹等都可以收到非常好的療效。
砭石熱療──溫烤法的應用方式
別小看肩周炎
概述
肩周炎是肩部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炎症性的一種疾病。肩周炎全稱「肩關節周圍炎」,是一種「痹症」,因為多在 50 歲以上的人群中出現,故又稱為「五十肩」。
病因及臨床表現
肩周炎屬於「痹症」的範疇,發病多是因為年老體弱,肝腎虧虛,氣血虛,筋肉肌腱失於濡養,加上操勞傷損,風寒濕氣侵襲,凝滯不去,痰濁瘀阻經脈關節所致。也有一部分患者無外傷或勞損病史,發病原因不明。
肩周炎發作時,肩周疼痛,甚至鈍痛,如為刀所割一般。如果遇到風寒侵襲,則會造成肩膀肌肉萎縮,關節活動嚴重受限。嚴重時,患者甚至不能梳頭、洗臉或叉腰背手、穿衣服等。
砭石調理
1. 調理原則:溫經散寒,通絡止痛。
2. 操作方法:
(1)搓抖上肢,再用砭石加熱後熱熨患肩 30 分鐘左右。
(2)用砭石在頸部項部至肩上肢作拍法。
(3)用砭石在雲門、風府、曲池等穴位作刮法,注意力道由輕到重,疏通背部經脈的氣血。



(4)用砭石在肩髃、肩井、臂臑、天宗等穴及肩部周圍的疼痛處作揉法。



日常護理
1. 注意止肩部外傷及肩關節等部位的保暖工作,不要受涼受潮。
2. 加強對肩關節功能的鍛煉與開發。
慢性胃炎,刮一刮中脘穴
病因概述
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症,症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。中醫學根據慢性胃炎的臨床表現,把它歸納於中醫學的「胃脘痛」範疇。臨床一般分為脾胃虛弱、肝胃不和、熱邪犯胃、瘀滯傷胃、濕困脾胃五個類型。
慢性胃炎的成因是由急性胃炎調理不徹底轉變而來,也可能是長期的不良習慣或服用了刺激性的藥物所致。比如說長時間飲用烈酒、濃茶、含有咖啡因等的飲料。長期的緊張情緒,熬夜作息不規律等等。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,大多數病人常常無明顯症狀,只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,如上腹隱痛、食慾減退、飯後飽脹、反酸等;萎縮性胃炎患者則可能會出現貧血、消瘦、舌炎、腹瀉等,個別伴隨黏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,並有出血。
砭石調理
1. 調理原則:健脾和胃,理氣止痛。
2. 操作方法:
(1)用砭石加熱後放置在腹部作溫法。溫法能夠起到理氣止痛的作用。
(2)用砭石在胃脘部作摩法。這可以直接作用於脾胃。
(3)用砭石按照從腹部下脘至臍中、天樞,再到前臂內關,然後到下肢陰陵泉、足三里,最後到裡內庭的順序作刮法,用力要輕柔。






(4)用砭石按照從背部脾俞至胃俞,再到腹部中脘、章門、關元至氣海,然後到前臂內關,最後到足部公孫的順序作刮法。







日常護理
1. 注意飲食衛生,切記別食用過酸、過辣等刺激性很強或不容易消化的食物。
2. 戒酒戒菸,菸酒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會促使胃酸分泌增加,對胃黏膜產生有害的刺激作用。
3. 慎用、忌用、濫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藥物。
4. 保持心情愉悅,避免情緒長期的憂鬱、沮喪和疲勞等,這些都有可能會造成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,膽汁反流而發生慢性胃炎。